本书是“两岸大学生闽南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近年来的两岸大学生闽南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活动,不仅提供了交流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学术平台,构架了海峡两岸交流的互动桥梁,探索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明确方向,更是培养了年轻学子们难得的情谊。不同的学校、相似的专业、差异下的文化背景、互相的交流与合作促使这些大学生在短暂的时光内取得了奇妙的收货。通过短期的夏令营活动使得他们在行走中获得了感悟闽南的机会,在学术的“唇枪舌战”中获得了专业上的飞速提升,在实践体验中获得了合作的快乐,这些将幻化为两岸年轻学子人生中难能可贵的记忆。
基本信息:
作者: 陈建中 郑长玲
责任编辑: 胡晋
ISBN(书号): 978-7-5039-6359-9
定价: 58元
页数: 372
版次: 1
印次: 1
开本: 16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印刷时间: 2017年7月
中国法分类号: G127.57-53
纸张:
字数: 350
包装: 平装
印张: 24
本书是“两岸大学生闽南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近年来的两岸大学生闽南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活动,不仅提供了交流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学术平台,构架了海峡两岸交流的互动桥梁,探索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明确方向,更是培养了年轻学子们难得的情谊。不同的学校、相似的专业、差异下的文化背景、互相的交流与合作促使这些大学生在短暂的时光内取得了奇妙的收货。通过短期的夏令营活动使得他们在行走中获得了感悟闽南的机会,在学术的“唇枪舌战”中获得了专业上的飞速提升,在实践体验中获得了合作的快乐,这些将幻化为两岸年轻学子人生中难能可贵的记忆。
1 闽南红砖厝建筑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陈凯媛
12 妈祖绕境中“艺阁”文化与聚落情感 陈亭妤
——以北港地区为例
19 地域风貌保护与更新的新“符号化” 陈维安
——以地域建筑为例
31 从“历史情境”到“一带一路”视阈:泉州石桥的
价值功能变迁与保护 丁 乙
44 浅析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中历史建筑的开发
付蕙竹 郑 茗
——以昆山市锦溪古镇为例
54 旧台南市区妈祖庙平面空间形式分析 郭翰融
——以开基天后宫等七座妈祖庙为例
73 西北地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研究 郭兴华 刘奔腾
——以天水市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为例
85 传统村落创意旅游发展刍议 贾鸿雁 蒋烨琳
92 康县传统民居活态发展调研 李 欣 周雨晨
——以金钗峪村上坪社为例
103 重拾城墙意义:一个文化界线的价值存在 林柏廷
108 闽南大厝的保护与传承 林俊程
115 闽南传统村落“埕”空间特色研究 刘佳蕊
125 闽南五祖拳拳名考论 孟 田 尹 龙
133 闽南佛教建筑与佛教入世观关系初探 潘逸炜 吴静宇
143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构想 庞 骏
158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旅游经营管理
庞 骏 张静雅
——以南靖田螺坑土楼群为例
174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戚荣达
——以宋元时期的泉州为中心的考察
184 闽南民间流传《鲁班经》中的“寸白”之法 孙博文
193 海上丝路与泉州历史建筑的保存及再利用 凃嘉茹
201 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色及传承的探讨 吴宇辉
207 两岸旅游文化与经济全球化之关系 徐悦芬
214 城市边缘区内历史村镇保护方法探讨
杨仕恩 刘奔腾 毕晓莉 沈仕轩
——以连城村为例
223 从祠堂角度看永宁古卫城聚落空间流变及规划应对
严 欢 张 杰
233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中的烟台福建会馆
杨小川 董玉洁 裴 雪
246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杨子乔
257 南靖土楼的功能演变与遗产保护 尹 龙
266 保国寺大殿与华林寺大殿的比较分析 余少慧
275 福建天后宫的共性与个性探究
赵 逵 白 梅 马 锐 徐 笑
——以泉州天后宫为例
286 基于分享经济理念的区域古村落活化研究 张 虹
——以闽南地区为例
294 古村落文化景观特色的多维度解析 张 杰 陈维安
——以泉州福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308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赵凤仙
——以泉州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
314 闽粤赣边界客家民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赵苒婷 赵 逵 张 钰
——以广东东源县南园古村为例
323 传统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及利用 赵雅婷
325 旧建筑再利用多元设计与创新:以台湾为例 邓圣耀
330 闽南文化是怎样传播到台湾的 周龙飞
340 从碎片化到整合化 周秀秀 孙晓琪
——蒋德璟故居保护与更新研究
355 浅谈林本源家族的发迹与建立 朱婉仪
360 台湾日治时期传统三合院建筑调查研究 朱昕昀
——以“林家古厝”为例
后 记
陈建中,从事文博考古和地方史料的研究工作多年,在国内外发表文章数十篇,于1995年和1998年分别在伦敦和新加坡作专题研究报告。现任泉州博物馆副馆长,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福建省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郑长铃,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文献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帮助说明 友情链接
文化艺术出版社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 备 17047986 号
邮件:s@caaph.com 电话:发行:010-84057699/5/6/7/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文化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