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著名油画家朱春林的作品集。收录了朱春林个人简介、从艺自述、艺术思考等艺术理论性文章,并收入朱春林代表作品50余幅。反映了朱春林近年的艺术创作动态以及成就,是油画爱好者、研究者研习当代中国一流油画作品的必备参考画册。
基本信息:
作者: 朱春林
责任编辑: 蔡宛若
ISBN(书号): 978-7-5039-6280-6
定价: 300.00
页数: 132
版次: 1
印次: 1
开本: 8
出版日期: 2017年8月
印刷时间: 2017年4月
中国法分类号: J121 J223.8
纸张:
字数: 50千字
包装: 精装
印张: 17.75
本书为中国著名油画家朱春林的作品集。收录了朱春林个人简介、从艺自述、艺术思考等艺术理论性文章,并收入朱春林代表作品50余幅。反映了朱春林近年的艺术创作动态以及成就,是油画爱好者、研究者研习当代中国一流油画作品的必备参考画册。
目 录
艺术自述
我的绘画之路 \ 2
艺术作品
绿茶 \ 10
晨祷 \ 12
初熟的果子 \ 14
阳光普照 \ 16
故事 \ 18
半月桌 \ 20
兰花花 \ 22
山泉 \ 24
阳光天使 \ 26
百合幽香 \ 28
雏菊 \ 30
晨星 \ 32
静默之一 \ 34
静默之二 \ 36
静静的时光之一 \ 38
佳音 \ 40
日记 \ 42
静静的时光之三 \ 44
母女 \ 46
白领 \ 48
读 \ 50
哥特式柜子 \ 52
乡愁•黑衣女 \ 54
乡愁•七夕 \ 56
静静的时光之五 \ 58
望 \ 60
静静的时光之七 \ 62
诗歌 \ 64
长发女孩 \ 66
昔在、今在、永在 \ 68
瑞雪 \ 70
陇东人家之一 \ 72
红衣少女 \ 74
黄土人小张 \ 76
钳工 \ 78
小卖部老板娘 \ 80
陈家大娘 \ 82
屠夫 \ 84
白发老兵 \ 86
修鞋人 \ 88
丰收祭 \ 90
黄河新妇 \ 92
一声叹息 \ 94
微尘 \ 96
天空 \ 98
江南水田 \ 100
江南古村 \ 102
东方三博士 \ 104
查济阳光 \ 106
半亩方塘 \ 108
农家院 \ 110
摘柿 \ 112
晨光 \ 114
故乡 \ 116
幽香 \ 118
创作思考
对写实油画的思考 \ 122
创作札记 \ 126
朱春林
1968年生于安徽桐城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
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美术师
1968年生于安徽桐城,成长于安庆。自幼酷爱绘画,小学、中学在课业之余一直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985年报考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受挫,幸运的是同年考入安徽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专业,开始正规习画生涯。
在戏校期间学习绘画基础知识,涉及水彩、水粉、油画、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舞台绘景、舞台设计等科目,虽蜻蜓点水,不够深入,但为以后的绘画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8年戏校毕业,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师从靳尚谊、潘世勋、孙为民、杨飞云、朝戈等先生,1992年获学士学位,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在教学中热心投入,深受学生爱戴,多次受到嘉奖,在艺术上也得到积累。
自1994年开始参加各类全国性美展并多次获奖,被美术界关注。2000—2003年被选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首届高级研修班学习,2001年10月在钟涵先生带领下随高研班第一次赴欧洲进行为期40多天的考察,参观了6个国家几十个美术馆,饱览艺术大餐后反思寻求突破和进展。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铜奖,同年参与由艾轩、杨飞云、王沂东发起的中国写实画派年展,至今已连续参加13届。2005年4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协助杨飞云老师筹备油画院,2007年9月2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正式挂牌成立,一直分担油画院教学组织及管理工作,同时参与油画院各项学术活动。
近十年不断在油画上研究精进,出版多本个人专辑。2016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画家系列展“内省•朱春林作品展”。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总 序
今日之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精湛技艺,更凝聚着艺术家充沛深挚的精神力量和睿智持久的理论反思。这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符合这一要义之硕果,是我院近年来艺术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高水准集中展现,是一件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事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唯一一所国家级艺术研究机构,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底蕴,多年来立足于以科研推动学术研究,形成了崇尚史、论、评相结合的学风,展开了许多具有全、通、精、新的学术探究,一批批学者孜孜以求,铸就了一系列奠基之作、典范之作。我院学者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立足时代、关切实践,在引领、促进艺术创作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彰显出理论的巨大力量,塑造出我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传统。
中国艺术研究院又是国内艺术创作的重要机构之一,注重艺术学科理性思考与创造能力的融合,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最大化来服务社会。近十余年来,我院相继成立了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一系列专业创作机构,集聚了以田黎明、杨飞云、何家英、赵建成、谭平、朱乐耕、管峻、骆芃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艺精湛、成就斐然的优秀艺术家,形成了门类齐全、老中青梯队完整、在编和聘用兼有的创作人才队伍。这些机构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雄厚的艺术学科平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广泛而高层次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博采众长,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根植于心的人文情怀,实现艺术创作“艺精于理、术化于道”的宗旨,厚植文化自信之根。
近年来,我院在努力建设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五位一体”战略格局进程中,艺术创作和研究更上层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艺术家们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有质量、有引领作用的创作实践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艺术精品和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艺术展览,建立了以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艺术指导和评价体系。同时,我院着力引进艺术创作人才,加强艺术创作力量,既是发扬这一传统,也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力图通过学风熏陶、情感联系、机制激励,将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融合起来,促进研究与创作的共同繁荣。
我们坚持正确导向与尊重艺术规律相结合,鼓励艺术家抒写家国情怀、突出艺术个性,倡导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艺术立意与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浓厚的民族情怀、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标准的创作要求凝练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面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我们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当作艺术创作的中心工作,广泛动员、精心筹划、保障到位、锐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建立了常态化的创作机制。艺术家们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打开了视野,丰富了内心,提升了境界,找到了融合艺术感受与理论反思的契合点。我们也通过很多主题活动、艺术展览来推动或者反映艺术家在这个愿景引领下的付出和成果。
苏轼曾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也是在这样的艺术创作观念下应运而生的。丛书所收录涵盖了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手工艺等在内的各艺术创作门类优秀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品,扼要收录了艺术家的创作体会和理论思考。收录的艺术家不仅有从事专业创作的,还有从事研究、教学、编辑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也包括少量我院聘任的艺术家。艺术家们各擅其长,艺术表现形式各异,但整套丛书却能够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在时代感召下对艺术的追求和思考,可谓蔚为大观。
今后,艺术家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的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用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深切体验时代和社会的真善美,以艺术的方式融化在作品中,以艺术家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创作出更多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的精品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连辑
2017年3月20日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帮助说明 友情链接
文化艺术出版社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 备 17047986 号
邮件:s@caaph.com 电话:发行:010-84057699/5/6/7/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文化艺术出版社